明朝三大才子:天才陨落的诡异宿命之谜
明朝有三位大名鼎鼎的才子,他们的命运却个个凄惨,令人唏嘘不已。解缙,那可是神童般的存在,五岁能诗,十二岁就通读了四书五经,19岁高中进士,连朱元璋都夸赞他是“才子解元”。他曾编纂出3.7亿字的《永乐大典》,是何等的厉害。然而,他的性格太直了,在立储问题上坚持“立长不立贤”,当面顶撞朱棣。要知道,1408年的那个寒冬,他这个被永乐帝曾赞为不可或缺的才子,却被扔到雪地里,最终被活埋,结束了自己47岁的生命。讽刺的是,十年前朱棣对他的褒奖,十年后竟成了他的催命符。
杨慎,24岁便中了状元,是蜀中才子。37岁时,他因在大礼议中坚持“礼法不可违”,被廷杖后流放云南。他在云南的日子里,三十年间写下四百余部著作,还研究云南方言、考证星象历法等。1566年,嘉靖帝六次大赦天下却独不赦他,可他仍能在《临江仙》中写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最终于1589年归葬新都。
再看徐渭,六岁能倒背《千字文》,十岁仿扬雄之作惊动文人。可他却命运多舛,连续八次乡试落第,还杀妻待斩。最后在1566年的绍兴牢房里,他发狂刺自己,先后九次自杀,最疯狂时将钉子敲入太阳穴。不过他的艺术成就极高,他的画作甚至能拍出4.5亿。
这三位才子的悲剧似乎都与各自的特点有关。解缙太直,杨慎太倔,徐渭太狂,在明朝那种“君要臣死”的环境下,这些文人风骨竟成了催命的枷锁。但他们就像那雪松、烟雨、墨香一样,超越了时代,真正的天才永远不会被遗忘,他们的光芒在时光长河里只会更加明亮。 虚名何益?? 这三人中,杨慎最好(可说是:坚守本心,追求自我价值)……“识时务者为俊杰”,追求“大道”,别把自己的命不当回事(没能力时,“硬刚”是比较愚蠢的) 天虐英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