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报告:重要会议后,关于股市和楼市的两点分析
本账号接受投稿,投稿邮箱:jingjixuejiaquan@126.com
小报告:重要会议后,关于股市和楼市的两点分析
在AI热潮和中国科技叙事的积极推动下,今年两会期间中国资本市场创2018年以来的最佳表现——MSCI中国指数在3月5日人大会议开幕会至3月11日闭幕会期间上涨了4.3%。近期外资加强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配置,外资对中国资产回报潜力评估发生了变化。
外资加码中国资本市场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否关乎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去年以来,中央多次提出要稳住股市,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将“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等。
资本市场改革目前尚有继续改善的一些痛点,比如对于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码,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救济机制还不畅通,投资者赔偿救济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此前他也曾表示,证监会将主动加强与司法机关等方面协作,更好发挥投保机构的能动作用,推动更多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等案例落地,为投资者获得赔偿救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024年新“国九条”、新《证券法》对投资者保护相关工作有一定加力,在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的同时,中国证券集体诉讼和解第一案(泽达易盛案)也完成了结案和赔偿,成为了公司退市后投资者获得赔偿救济的“范本”,但在标杆案件之外,监管措施和救济程序能否常态化有效保护投资者权益,目前还有待时间来进一步验证。
下阶段资本市场改革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①如何通过“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健全投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包括是否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资金入市;是否提高资本市场定价及运行效率、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是否有效降低金融风险、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等。
②如何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保障“长钱长投”。包括中长期资金总量是否能明显增长,占比是否提升;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外资等长线资金能否加速入市;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力度是否提升,长期资金投资环境是否改善等。
③如何优化存量上市公司治理。包括上市公司存在治理结构缺陷是否改善;信息披露是否更加公开、合规;公司内控机制和外部约束能否进一步强化;能否及时有效发现并遏制“掏空”行为等。
④如何提升监管效能,并使监管与市场预期相协调。包括在严监管背景下,怎样平衡风险防控与市场活力,能否避免过度干预导致市场功能弱化,同时能否提升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此外还可关注提及多年的“股市平准基金”何时落地。
⑤如何加大对外开放的同时适应境内外资本市场差异带来的挑战。包括提高资本市场开放面临跨境监管协作、国际规则对接等能力;怎样在防范风险的同时提升国际竞争力;此外是否能够改革并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和制度措施(如“T+0”等)。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在内的多家海外投研机构开启了新一轮唱多中国。
…………
未完待续,查看详细报告,请加入知识星球
扫描添加知识星球获得《小报告》■
入群可参加全年至少12场精彩闭门研讨
入群可参加全年至少12场精彩闭门研讨 习惯了,唱多做空。 说的多不如做的多,股民和人民视目以待。不要又是空欢喜一场。 唱多做空,一路下行! 会开完了!又该三天一小跌五天一大跌了! 稳住股市,绝对不让它突破,保持在2500--3500点一万年 一日升四日跌,一次暴拉连续跌;只要有大数据,就不会有牛市。股市有陷阱,陷入真是很悲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