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喜的麻烦不找自来:太子丹兵行险招,结交东周侠士欲刺秦王
两次大败于赵军手下后,燕王喜再也不敢主动招惹是非了。此后十余年间,燕国倒也没出什么大事。尽管燕王喜不想惹麻烦,可麻烦却自己找上门了。燕王喜的太子之名为丹,幼年时曾在赵国做人质。恰好当时秦公子嬴政也还没有回国,两人便玩在了一起,成了好玩伴。虽然都是人质,奈何命运却截然不同。后来,嬴政回国成了“超级大国”秦国之王,太子丹则继续作太子,还被迫来到秦国当人质。原以为,凭借两人儿时的交情,秦王嬴政能善待自己。万万想不到,当上秦王后嬴政身边多得是服侍之人,早就忘记了幼年的旧交。因此,太子丹不但没能受到优待,反倒是受了些屈辱。一气之下,太子丹就私自逃回了燕国。
此时的秦国,已经隐隐有吞并六国之势;秦国军队甚至已攻到易水边,随时都会入侵燕国。
太子丹原本就与嬴政有些旧怨,现在秦人威胁又近在咫尺,心里顿时涌现出一股莫名的仇恨。于是,他找来太傅鞫(jū)武商议:“燕、秦二国现在是势不两立,希望能听太傅该如何来对付秦国。”
长期陪伴太子,鞫武太了解太子丹的为人了,他这是因为对秦王嬴政的旧怨,想兵行险招。所以,他赶紧劝说道:“秦国土地遍布天下,韩、魏、赵三国已深受其害。不过,易水以北的形势暂时还未有变化,何必因为旧日被羞辱的仇怨,来触动秦王的逆鳞呢?”
太子丹听了,有些无可奈何,继续问道:“那究竟该从何着手来与秦国对抗呢?”
这可是一个重大问题,鞫武无法轻易地给出答案,便推辞道:“请您先回去,让我再深入思考一下。”
可还等鞫武想出万全之策,意外就突然发生了:秦将樊於期逃来了燕国,太子丹竟然大胆地收留了他。
鞫武听说后,赶紧提醒太子:“不能收留他!秦王暴虐,对燕国更是久怀怨恨,足以让人胆战心惊,何况樊将军还逃到了这里!这就是把肉扔到了饿虎经过的小路上,灾祸必将到来;就算是管仲、晏婴在世,也无法挽回局势。希望太子您赶紧将樊将军送往匈奴,不要给秦国留下进攻燕国的借口。请您先向西与‘三晋’定约,向南联合齐、楚二国,向北与匈奴议和,然后才能做下一步打算!”
一位逃跑的秦将,竟然让鞫武如此紧张——樊於期究竟是什么人?
樊於期,其实就是秦国名将桓齮(yī)。在肥下之战中,桓齮败在了赵国名将李牧手下,由此而被秦王嬴政屠戮了父母宗族,这才逃入了燕国。身负血海深仇的樊於期,时时刻刻都想要报复秦国——太子丹竟敢在这时收留秦国的敌人,当然会让鞫武紧张万分了。
可太子丹复仇心切,根本听不进去鞫武的话:“太傅的计策费时费力,我心里忧郁不已,怕是无法等待了。况且,还不仅是如此。樊将军是因无处安身才来投奔我,我不能因为强秦而抛弃这位可怜的朋友,逼他逃往匈奴。看来我的生命是该结束了——希望太傅另想办法吧!”
太子丹以死相逼,鞫武无奈,只能给他介绍了奇人田光。经田光推荐,太子丹又结识了侠客荆轲。
一段时间后,秦将王翦率军攻破了赵国,俘虏了赵王迁。眼见形势不等人,太子丹终于下定决心要执行刺杀秦王的计划了。于是,太子丹慎重其事地请荆轲出山。
荆轲听了,却提出了一个令太子丹万分为难的要求:“即便是太子不说,下臣也要请求行动了。可下臣这么去秦国,手上没有让秦王相信的凭证,那么他就不会亲近下臣。如今秦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来缉拿樊将军。如果能得到樊将军首级和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州市东)地图来献给秦王,那秦王就一定会接见我,那么下臣就有报答太子的机会!”
听到这,太子丹却犹豫起来:“樊将军是因走投无路才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事去伤害忠诚士人之心。希望您再想想其它办法!”
见太子不忍心,荆轲又私下找到樊於期,对他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残酷无比。您的父母、宗族都被杀戮殆尽,现在还以黄金千金、万户封邑来悬赏您的首级,您准备怎么办?”
樊於期仰天长叹,瞬间就泪流满面:“每当我想到这些,常常痛恨到骨髓,却又想不到复仇的办法!”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父母宗族都受自己拖累而亡,樊於期内心痛苦与绝望,旁人又怎能体会得到?
见此,荆轲立即就说:“现在我有一句话,可以解除燕国的祸患,又能报将军大仇,您认为怎样?”
樊於期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忙问:“那该怎么办呢?”
“希望能够得到您的首级献给秦国,秦王一定会高兴地接见我。那时我就能左手拉着他的衣袖,右手将匕首刺进他的胸膛,将军的大仇可以得报,燕国的耻辱也可以雪清。将军能做到吗?”
一听到这话,樊於期立即脱下半边衣服,握紧自己手腕,说:“这是下臣日夜咬牙切齿想做的事情,今天才听到您的指教!”说完,立马自刎而亡……!
公元前227年,得到樊於期人头后,太子丹正式派遣荆轲出发,前往刺杀秦王嬴政。
出发的当天,太子丹及门客中知道此事的人都穿戴白衣、白帽前来送行,一直送到了易水边。
与众人饯行之后,荆轲就要上路了。
这时,高渐离却敲筑弹奏起来;和着老友的筑声,荆轲随之而歌,歌声悲壮而凄凉。送行的人们听了后,纷纷伤心地掉下泪来。突然间,荆轲再向前跨了几步,高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伴随着荆轲的歌声,高渐离又奏起慷慨激昂的曲调;现场众人听了后,人人怒目圆睁、怒发冲冠!
就在这时,荆轲猛然跳上马车就离开了,头都没有回一下——这次刺杀秦王,荆轲能够成功吗?
《史记·刺客列传》
《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篇
按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樊於期即秦国名将桓齮。
《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篇。
——完——
作者 |欲云:喜欢历史的理工男,现居湖南
图片 | 来自网络,
欲云谈史论今
解读不一样的历史
以古喻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