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太多,日本如何接住“泼天富贵”?
2025年1月日本旅游业再次迎来“开门红”。官方近日数据显示,来日游客超过378万人次,刷新单月纪录,其中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游客就超过180万。不过,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忧。当政府部门、旅游行业乐得合不拢嘴时,一些民众则对外国游客怨声载道,“观光过载”话题持续发酵。打开日本全国和地方新闻,每日都能见到相关报道:2月正值日本高考季,因为外国游客太多,北海道的学生只能住胶囊旅馆了;因为外国游客太多,日本游客已经不愿意去京都了……
日本新闻对北海道入境游的报导,称游客太多引发当地人悲鸣(雅虎新闻截图)
得益于日元走低、签证放宽等利好,2024年日本旅游业一路狂飙,外国游客超过3680万人次,消费超过8万亿日元,两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大阪世博会、濑户内海国际艺术节的举办,又将为日本引流一把。不可否认,外国游客大量涌入的确带来交通拥堵、价格上涨等问题,但日本真的“不堪重负”吗?
日本1.3亿国民2024年接待了3680万人次游客,但同年6800万人口的法国接待了1亿人次“外籍背包客”,4800万人口的西班牙接待了9400万人次“上帝”。日本接待游客的KPI显然不及它们。
法国卢浮宫的游客(法新社资料图)
一些民众之所以满眼都是“人从众”画面,主要是交通、宣传、季节等因素导致日本旅游“偏科严重”。换句话说,就是旅游城市或景区冷热不均,一些地方游客浓度严重超标,一些地方成为求客若渴的无人区。以京都、东京、大阪为代表的网红城市的景区,游客多到“装不下”,东京银座、浅草寺挤到挪不动脚,京都的千本鸟居人流排成了“贪吃蛇”。反观鸟取县、岛根县、北海道根室等地方的旅游资源也很“硬核”,但却门可罗雀。
当然,一些民众产生拥挤的观感,也要归结于接待能力有软肋、基础设施不给力。说白了,就是供给速度未能匹配上游客涌入速度,导致供需失衡。过往,日本尚可凭借多年来积累的基建、酒店、交通等丰厚家底,游刃有余地接纳来自各国的游客,但如今面对瞬间迸发的泼天流量,热门城市显然也“力有不逮”。
日本入境游全面恢复,游客在京都伏见区观光(unsplash @ymhtet)
低欲望、少子化、老龄化的状况下,国内消费变成了“扶不起的阿斗”。政府放出“观光立国”大招,就是希望让内需支棱起来,民众钱包再次鼓起来。另外,大量外国游客零距离来日走走看看,也有助提升日本软实力、擦亮日本国际形象。
来日外国游客中,中国游客堪称“顶梁柱”。而近年来,受核污水排海等事件影响,日中民众对彼此好感度有所下降。若能有更多中国人踏上日本土地,也有望稀释民间隔阂,为两国关系加分。对于这泼天的流量,日本有一万个理由接住,没有任何理由说不。
对外国游客来说,要玩得尽兴、玩得舒服,有必要全方位了解日本风土人情,尊重日本习俗,避免过度扎堆热门地方,灵活安排计划,学会错峰出行。对日本来说,要接好这泼天的流量,就要多“练级”,既要通过加大宣传、门票杠杆、数字技术等方式分散游客流量,让更多景区出圈,缓解旅游冷热不均问题,也要尽快补上服务接待、基础设施等短板,堵上供给不足的缺口。
-完- 爱国青年们呢?[哭笑][哭笑][哭笑] 啥时候中国人成了日本嘀“顶梁柱”了…… 这么冷,还有人去吗? 核辐射水不能少喝了 日本真的值得一去…… 去日本游玩……,大多是想见证真正的大唐文化,尤其是奈良!一个几乎保留着一千多年前历史的样貌的城市。大街小巷处处渗透着盛唐的痕迹……行走其间,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 那些反对穿和服的爱国人士在哪里? 其中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游客就超过180万。 这些游客在日本消费,让日本赚了很多的钱💰,然后日本用这些钱来对付你们可爱的中国,对比,你们怎么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