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视野 发表于 2025-2-28 18:16:21

美国对华拟定新规,只要中国船只进港,每次最高收150万美元

在全球化如此深入的今天,美国却仿佛把自己关进了一个思维小黑屋,决定靠一纸提案来封锁中国的海洋商业通道。这种操作,犹如想用扑克牌搭建摩天大楼,怎么看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据观察者网25日报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率先掀开了“制裁大戏”的序幕,对外宣布了一项关于中国海事、物流与造船的新提案。这个看似理直气壮的提议,其实让人感受到一丝绝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核心内容就是拟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舶收取高额费用,最高可达150万美元,而那些使用美国制造船只的公司则享有100万美元的减免。简单来说,就是想打压中国的情况下,同时给自家造船业打气。


这样的策略,表面上瞄准了中国,实际上是打算在全球航运业中玩一把挑拨离间的大戏。试图逼迫其他国家抛弃中国船舶转向美国货,这其中显然蕴含着极大的不切实际和挑战。我们可以大胆断言,这种自以为是的资本策略不仅难以奏效,反而有可能导致整个国际市场的反弹。
中国造船业可不是吃素的,它在全球市场上已经连续15年称霸,并占据了七成以上的新订单。过去一年里,中国造船完工量占到全球55.7%,换句话说,全球每两艘船中就有一艘是“中国制造”。如果美国真的要在此时强行干预,无疑是在试图拉低自己所在的“朋友圈”的水平。全球17%的集装箱船在美国港口停靠时是中国制造的,若因此增加运营成本,这账怎么都算不过来吧!


当然,美国可不是头一回打这样的主意。回想起拜登那会儿,为了讨好蓝领的选票,也有过类似的嚷嚷,只不过如今特朗普接过了这个提案,继续他未完成的计划。不过,如果真如这个提案所述要全面实施,不但是自身财富的损耗,更是对全球经济生态的巨大冲击。
最有意思的是,美国对外口口声声说着“公平竞争”,可一转身却选择了最不公平的对策。现在这份提案中寥寥数语,就想让各国乖乖听话,采购美国货船,显然这是低估了全世界的智商。大家都明白,竞争力来源于性价比和科技创新,而不是凭借威胁和施压。这种明目张胆的政策只会让美国港口的名声一落千丈,更多的海运商可能会考虑改道其他线路,与其说这是在立威,还不如说是自设障碍。


不可忽视的是,美国的这份提案还带来了一股极大的不确定性。即便能够短期内挤兑出一些利润,它也将无可避免地损害全球经济的紧密联系,进而造成更深层次的信任危机。巴拿马曾经放弃“一带一路”合作,美国尝到了甜头,于是越发猛烈地挥动霸权的“大棒”。但这种扼制手段,恐怕最终会适得其反,让更多国家意识到团结抵制霸权的重要性。
不得不承认,美国越是此番动作频频,越是凸显了自己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孤立无援。它希望通过制裁来迫使盟友远离中国,但边界线逐渐模糊的当下,朋友相左的代价又岂止是些许经济损失?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朋友只会增多不会减少,因为这个世界早已不再需要单边主义的陈旧误导。


总的来看,美国的海事提案缺乏可持续性。不论是从经济层面的现实性还是政治层面的可行性,都面临巨大的挑战。未来的全球海事经济发展,不在于谁家的收费高,而在于如何推动利益共享与共同繁荣。我的观点是,美国这样的战略操作,最终可能还是得调整过来。用就医打个比方:病了就得治,而不是看谁家生意好的诊所就去捣乱。对抗能换来的并不是解决方案,反倒是无人想见的恶果。

星星之火 发表于 2025-2-28 20:20:49

中国有句俗语说“木匠做枷自个驼”

Larry 发表于 2025-3-1 00:45:28

好吧! 送去核潜艇也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对华拟定新规,只要中国船只进港,每次最高收15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