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断”措施后,泰国通缉缅甸军阀,能否一举铲除妙瓦底电诈?
2025年2月20日,缅甸妙瓦底地区的200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经泰国被我公安机关押解回国。事实上,自2025年1月3日演员王星泰缅边境失联事件发生后,泰国就一直向我国表达了对此事和其背后诈骗团伙的高度关注。
2025年2月5日起,泰国对缅甸妙瓦底电诈产业采取了断电、断网、断油的“三断”措施,紧接着联合中缅两国对跨国电信诈骗集团展开全方位打击。
不仅如此,泰国司法部部长塔威11日表示,泰国特别案件调查厅准备对3名缅甸军官,即索奇督、莫通和丁温发出逮捕令。
眼见如此声势浩荡,不少人都好奇,此次几国联合能否一举铲除妙瓦底电诈?
妙瓦底电诈的形成与发展
妙瓦底位于缅甸东部,紧邻泰国湄索,是缅甸与泰国之间的一个重要边境口岸。
由于其地理优势,妙瓦底曾是两国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枢纽。
然而,随着缅甸自2011年以来的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妙瓦底逐渐从一个繁荣的边境贸易区,演变成了跨国犯罪,特别是电信诈骗的温床。
缅甸自2021年政变后,政府权力陷入混乱,民间武装与缅军对抗激烈,政治局势动荡加剧。
这一政治真空为犯罪团伙提供了可乘之机,尤其是地方武装组织,为了筹集军费和维持武装力量,开始与电信诈骗集团进行合作。
据分析,缅甸政变后,电信诈骗的产业链开始迅速扩张,尤其是在妙瓦底及其周边区域。
由于妙瓦底地理位置特殊,使得电诈团伙在此地发展迅速。
电诈集团通过诈骗和人口贩卖,跨越多个国家的边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跨国犯罪网络。
尤其是通过虚假招聘、高薪工作等手段吸引外籍人员进入,这些人员通常在到达妙瓦底后被迫从事电诈工作,或者被卖到其他电诈园区。
在这些园区里,犯罪团伙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杀猪盘”、网络诈骗、非法赌博等活动,牟取暴利。
数据显示,妙瓦底及其周边地区大约有1000个电诈园区,每天从事电信诈骗的人员超过10万,涉及到的跨国犯罪链条不仅限于诈骗,还包括非法人口贩卖、洗钱和毒品交易等。电诈活动的规模庞大且隐蔽,给当地和周边国家的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此外,由于妙瓦底地区与缅甸北部的地理接壤,部分电诈集团利用山地和丛林地形的优势,隐藏其犯罪活动。
这些电诈园区的人员、资金、设备和技术经常通过地下网络流动,增加了追踪和打击的难度。
泰国“断电、断油、断网”政策的实施与成效
为打击跨境电诈犯罪,尤其是针对缅甸妙瓦底的电诈产业,泰国政府2025年2月5日起,泰国政府开始实施对缅甸妙瓦底的断电、断油、断网政策。
这些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切断电诈产业的基础设施。
首先,泰国电力公司停止了对缅甸妙瓦底地区的电力供应,关闭了五个关键的电力供应点。
此举使得多个电诈园区的运营陷入困境,尤其是在赌博和网络诈骗需要大量电力支持的情况下,断电措施起到了立即性的效果。
其次,泰国政府通过切断燃料供应,迫使电诈集团无法继续运营其供电设备和交通工具。
大多数电诈园区依赖于柴油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而这一次,泰国政府通过限制燃料供给,切断了电诈园区的能量来源,导致其活动受到制约。
泰国还实施了对缅甸妙瓦底的互联网断联措施。
通过切断网络连接,泰国使得电诈集团无法进行远程操作和信息交流,迫使犯罪团伙无法继续通过网络诈骗活动。
这一措施虽在短期内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园区迅速转向了卫星网络和其他技术手段,以继续其犯罪活动。
根据泰国政府的报告,实施这些措施后,妙瓦底地区的电力消费减少了约50%,多个电诈园区的运营停滞。
泰国警方在这些地区成功解救了多名被困的外籍公民,打击了电诈集团的部分关键设施。
不仅如此,缅甸、泰国和中国三国的联合执法合作,也成为打击妙瓦底电诈的重要手段。
跨国联合打击电诈的合作与挑战
事实上,早在2023年3月起,三国执法部门加强了跨国合作,开展了一系列联合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情报共享、联合侦查和犯罪嫌疑人引渡等方式,三国在打击电诈及其跨境犯罪活动方面取得了初步胜利。
其中,中国警方积极配合泰国和缅甸当局,提供情报支持,并参与了对电诈园区的搜查与清剿。
根据2024年的报告,中缅泰三方合作已经成功遣返回国200名中国籍电诈嫌疑人,计划进一步遣返约800人。
这些行动不仅有效削弱了电诈集团的运营能力,还减少了部分受害者的伤害。
然而,跨国合作打击电诈面临的挑战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是各国执法体制的差异,尤其是在跨境犯罪的管辖权和证据收集方面,存在许多法律和程序上的障碍。
其次,电诈集团的流动性和隐蔽性使得传统的打击手段难以奏效。
犯罪集团不仅能够快速转移运营基地,还通过加密通讯、暗网交易等手段避开侦查。
此外,缅甸的政治局势复杂,地方武装和电诈集团之间的利益勾结,使得打击行动受到很大制约。
虽然克伦边防军和其他地方武装声称与电诈活动无关,但许多分析指出,这些武装力量实际上是电诈产业的保护伞,为其提供庇护和资源支持。
即便是国际社会通过联合执法加强了对电诈集团的打击,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地方势力与犯罪团伙之间的深度合作问题。
另一方面,电诈集团不断适应打击环境,通过技术和资金链的转移,在其他地区重建犯罪网络。
部分电诈团伙已经开始将活动转移到其他东南亚国家,如柬埔寨、老挝等地,继续从事类似的犯罪行为。
这使得跨国打击电诈的范围不断扩大,挑战愈发严峻。
这也是大多数人关心的,为何电诈集团迟迟不能被一网打尽。
尽管如此,三国的联合执法合作仍然为打击电诈产业提供了新的范式。
通过增强执法人员之间的合作,推动法律协调与信息共享,可以有效提升打击电诈的效率。
同时,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的应用,也为跨国打击电诈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技术支持。
结语
电诈产业的高度隐蔽性和跨境性使得单一国家的努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未来,只有通过建立更为紧密的国际合作机制,打破司法和信息共享的壁垒,才能真正打击电诈产业的根基。
对此,2025年2月18日,泰国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普坦和与外交部长玛里也强调泰方高度重视打击网赌电诈等跨国犯罪国际合作,并已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愿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同中方加强合作,共同为本地区各国人民提供更好的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中国日报《东南亚多国,对电诈动手了》
光明网《中泰缅合作铲除网赌电诈毒瘤 打击电诈行动走深走实》
新京报《王星获救近一个月 中缅泰如何打击妙瓦底电诈?》
环球时报《铲除缅东电诈究竟难在哪?》 腻害 泰国都多的不得了,还铲除妙瓦底,先铲除自己国家的先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