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毛主席在庐山罕见留影,注意看他的表情,为何眉头紧锁?
毛主席在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这是一座天下闻名的千古名山,尤其是诗人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更是让庐山家喻户晓。同时,庐山还是一座将风景名山、文化名山、政治名山融合一体的天下名山,它因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
近代以来,庐山更是在文献中被屡屡提及,国共两党都曾在此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直接决定了当时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据资料,伟大领袖毛主席曾于1959年、1961年和1970年四次登上庐山。
毛主席
另外,庐山一度三次作为中央会议的召开地,而且是全国唯一一座曾召开过中央会议的名山。之所以选择在庐山开会,也是毛主席决定的,他对身边工作人员曾说:“我们又要去庐山开会。有的同志说去北戴河开,我说到庐山去开,我最喜欢庐山。”
本文开始的这张照片就拍摄于庐山,照片中毛主席坐在藤椅上休息,但他眉头紧锁,原因耐人寻味。另外,照片中毛主席坐姿随意,显然很享受在庐山的每一刻。事实上,这张照片后来成为毛主席在庐山的经典照片之一。
据报道,这张毛主席坐像在2013年拍卖,成交价格是34万元人民币。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毛主席在庐山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被称为第二次庐山会议。
毛主席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粮食问题、市场问题、两年计划和工业问题、工业企业管理问题、高等学校工作问题、干部轮训问题,重点研究解决工业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调整问题。这次庐山会议颇为神秘,既没有公开报道,也没有发布公告,导致几乎不为人知。
由于会议召开前各项工作准备充分,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
关于这次会议,还发生一个“有趣的故事”。因为开会在庐山,路途遥远,时任西藏工委副书记兼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没能如期报到。于是,会议秘书处便给张国华打长途电话,催促他尽快前来参会,结果电话内容遭到泄露。
毛主席
就在会议正式召开第二天,台湾国民党当局声称中共高层在庐山召开高级别军事会议,商议解放台湾的消息。蒋介石特别紧张,立即命令潜伏在大陆的特务行动起来。其实这次会议跟解放台湾没有半点关系,蒋介石此举完全是弄巧成拙。
当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他决定将计就计。毛主席的办法出人意料,要求继续将会议内容保密。 毛主席这次上庐山前,他对秘书田家英说:“这次要开一个心情舒畅的会。”关于这一点,本文开始这张照片也有所体现。
上了庐山后,毛主席住在了芦林一号,它位于风景秀丽的芦林湖畔,其主体建筑是一栋中西合璧的四合院,总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当时所有人都没想到,这次毛主席在庐山上前后住了两个月时间。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除了开会外,毛主席以比较放松的心态游览了庐山含鄱口、仙人洞等风景名胜。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在当年9月9日赋诗一首,题曰《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或许是心情很好,毛主席在庐山含鄱口拍摄了很多经典照片,有站姿照、坐姿照、侧影照,还有坐在藤椅的。据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时说:“毛主席十分喜爱含鄱口,每每紧张工作之余,就轻车简行奔赴含鄱口极目湖天,寄情广袤,遥望湖间状若绣鞋的湖心岛兴趣盎然。”
庐山
除了游览庐山风景名胜外,毛主席当时几乎每天都要去芦林湖游泳。芦林湖是人工湖,原来是芦草丛生、野兽出没、冬季积雪的芦林谷地,后于1954年筑坝成湖。众所周知,毛主席喜欢游泳。
当毛主席看到芦林湖后,便多次来此游泳。在一份工作人员的口述资料中,关于毛主席在芦林湖游泳有这样一段描述:
“每天午后,只要不下倾盆大雨,他是定要下水游泳的。毛泽东游泳非常放松,尽管周围有许多人伴游,他依然自由自在的憩游在湖光山色之中。一会儿侧泳,一会儿仰泳,一会儿踩水前进,一会儿将身子浮在湖上漂流,任潋滟的波光轻漾、抚摸,似乎进入了一种忘我之境。”
芦林湖
如今笼罩在庐山的重重历史迷雾已然散去,但是庐山依旧是一处重要的旅游风景区,而且关于毛主席当年在庐山上留下了故事依旧被人津津乐道,也必将永远流传下去。 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心][心][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