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观察 发表于 2025-2-16 12:00:00

二战时期,日本女兵为何会穿裙子上战场,只是为了节省布料?

众所周知,抗日战争一直是我国影视行业的热门题材。
无论是“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还是央视出品的有史可循的正剧,都少不了美丽的日本女军官形象。


在有些作品中,日本女兵在战场上穿着裙子作战,虽然看起来赏心悦目,但是不免让人疑惑:
为何她们在凶险的战场上还穿着不方便的裙子?
这和日本的社会文化颇有关系。
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奉行男尊女卑的国家,即使是明治维新之后,日本逐步步入现代化,女性的地位也始终不如男性。
在二战之前,日本女性一直都处于弱势地位,社会对她们的最高要求就是照顾好家庭,相夫教子。


1898年,日本政府颁布的《民法》规定了家族制度,从根源上断绝了女性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
即使是拥有家业的独生女,也必须要招赘女婿,让其丈夫继承家业。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普通家庭的日本女性,几乎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并且,社会上根本就没有女性可以做的工作。
她们如果被家庭抛弃,唯一的出路就是去花街当陪酒小姐。


在这样的环境下,日本的家庭妇女可谓卷生卷死,每天都在家务活中打转,地板都要趴在地上擦好几次。
二战时期,日本奉行军国主义,到最后几乎是全民皆兵。
在军国主义的教育下,日本男性都以为天皇效忠为荣,日本女性都以送丈夫儿子上战场为荣。
在这种狂热的氛围中,绝大部分日本国民都被洗脑了。
甚至还出现过很多丈夫当逃兵跑回家中,妻子羞愤自杀的事件。


因为成年的健康男性都被送上了战场,日本很多必要的岗位没有人做,渐渐有女性填补上来。
但是,在影视剧中出现日本女军官是十分不严谨的。
因为日本歧视女性的现象严重,他们根本就不允许女性参军。
这样一来,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女性军官。
后世看到的战争时期日本女兵的照片,其实大部分是日本随军女护士、通讯队员和其他女性工作人员。


那有人就要问了,随军女护士不算女兵吗?
在中国,随军护士也是有军籍的,他们和前线战士一样,都是为了保卫祖国而战。
在日本,情况则不同,因为日本军界都由歧视女性的老僵尸把控,他们根本不允许女性当兵。
因此,那些随军日本女医护和通讯队员,都是没有军籍的。
她们被当做军属带上了战场。
没有军籍,也就不能算作军人,这些女性各方面的待遇也跟不上。
由于日本本土生产的布料不足以供应战场所需,大部分要从国外进口,布料成为了昂贵的用品。


这些布料首先要用来裁制军服,提供给前线作战的日本士兵。
剩下的布料,才会用来提供给随军的女性工作人员。
因为布料不够,只能简单地缝制裙子,工艺什么的就不要想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关于日本军队的历史照片,女性都是穿裙子的原因之一。
除了女医护外,出现在战场上的还有另一群特殊的女人。


她们就是为日本士兵提供特殊服务的女性——慰安妇。
日本军队高层为了让远离故土的普通士兵安心作战,创立了侮辱女性的慰安妇制度。
虽然,日本军人在其侵略的国家本土时,会掳掠当地女子进入慰安所侮辱。
但是,还有相当部分的女性是来自日本本土的。
她们有的是被军队强迫,当做“军需”带上了侵略者的船只。
有的则是被军国主义洗脑,认为这样做是效忠天皇,自愿远渡重洋成为士兵的玩物。
这些妇女的衣物着装,就更不用想跟上普通士兵了。
在跟随日军的女性工作人员中,有部分人会被培训为间谍。


她们姿容姣好,穿着裙子出现在战场上,搔首弄姿。
这是日军使出的卑劣的“美人计”,试图迷惑我方战士,获取军事情报。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的军人拥有严明的纪律和崇高的品德。
这一伎俩在中国战场上并不管用。
日本人创造的慰安妇制度,贻害不浅。


在中国,有很多女性遭到非人的待遇,即使后来被解救出来,身体和心灵也早已饱受摧残。
并且,在不够开放的地区,她们回归后还要承受社会不公正待遇与歧视。
事实上,被日本侵略的中国、印尼、菲律宾、朝鲜等国,都有女性遭遇了这样的厄运。
二战后,日本受审时,其对各国妇女实施的暴力侵害被认定为日军的侵略罪行之一。
被侵害的国家至今仍在谴责日本的暴行,并希望他们能对这些受伤害的女性道歉。
而来自日本本国的慰安妇同样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


她们中的一部分人,是抱着为国尽忠的想法进入慰安所的,出来后,却一样被当做下贱之人。
社会根本没有她们的容身之所。
并且,由于她们是实施暴行的日本军人的附属,在舆论方面也无人为她们辩护。
无奈之下,这些饱受歧视的女子只能进入花街工作,养活自己。
日本人所犯下的罪行实在是罄竹难书,他们不仅对他国实施侵略,对本国的女性也十分残酷。
日本战败后,被美国驻军占领。


那些美国大兵很少受到纪律约束,在日本欺辱妇女,制造了多起违反治安管理的事件。
为了让这些大兵不再作乱,危害良家妇女,日本政府又想出了一个损招:
由政府出头创立了RAA组织,即为美国大兵提供特殊服务的专门组织。
这个组织打着为国家做贡献的旗号,忽悠了不少新派女子走入其中,而这也成为了她们一生的污点。
后来,因为罗斯福的介入,这些场所在不到一年内都关闭了。


对于日本政府高层来说,女性都是可以随时牺牲的棋子。
除此之外,在战后,日本女性的地位也有了些许变化。
因为在战场上牺牲了很多成年男性,再加上美国等现代国家思想的侵入,日本政府不得不重视起女性的力量。
1945年底,日本女性得到了选举权,一批先进的日本女性到处游走演讲,号召女性投入到选举之中。


日本女性逐渐参与到政治之中,使得她们同胞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改善。
日本女性的女权之路也由此开始。
时至今日,日本已经是一个现代化强国,但其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没有彻底改变。
正如几十年前他们能让女性在战场上穿裙子一样,在日本社会中,歧视女性的现象仍比比皆是。
然而,由于经济衰退,她们似乎已经放弃了自强之路,又逐步回归了家庭。
实在令人唏嘘。

参考文章
日本女性政治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 中国知网 (cnki.net)
日韩“慰安妇”问题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分析 - 中国知网 (cnki.net)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战时期,日本女兵为何会穿裙子上战场,只是为了节省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