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决定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原因几何?
央行决定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一时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1月10日早间,央行公告称,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国债期货开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89%,10年及5年期主力合约均跌0.27%,2年期主力合约跌0.13%。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第一财经表示,2024年以来我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行较为明显,央行宣布暂停国债买入,有助于缓解资产荒,平衡国债市场供求关系。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对第一财经表示,央行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从供求关系、价格几个方面来看都有原因。一方面阶段性流动性比较充裕。去年9月以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明显扩张和宽松,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流动性。
“从资产端来看,目前来看理财这些方面可提供的资产、风险相对较小的资产越来越少,很多收益率并不高。有的收益率在逐渐向国债的收益率靠拢,所以这个时候国债市场的需求明显增大,在一个阶段中成为市场追逐的资产。这种情况下,央行没必要去更多参与,其实也是一种调节。”连平称。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对第一财经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董希淼称,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一定程度上出现资产荒,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信贷难以有效投放。另一方面,市场信用风险有所上升,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下降压力较大。包括农商银行在内的部分商业银行扩大债券投资,债券投资收益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而政府债券由国家信用背书,具有较强的安全性,成为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2024年以来我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行较为明显,近期更是屡创新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行宣布暂停国债买入,有助于平衡国债市场供求关系。
董希淼强调,国债买入是央行投放流动性的重要方式,但暂停国债买入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收紧。预计下一步,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向市场注入短期和长期资金,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东方金诚研发部执行总监冯琳判断,后续若政府债券供给放量,长债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平,市场供求关系能够自发地趋于平衡,央行就有可能恢复买入国债,继续发挥通过国债净买入操作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作用。同时受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影响,短期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
相关报道 央行要卖出国债了吗 嗯,就要看看年后央行会不会出手在公开市场购买国债了[哈哈] 暂停买入国债,可能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流动性。 央妈都搞不定了,真有你们的[点赞] 看看中国股市吧?? 利好还是利空[哈哈][哈哈] 美国特朗普已经启用马斯克,准备开始大刀阔斧,我们也真的应该有点改变了,有很多事可以做啊,比如: 1、成立万亿平准基金,力保4000点! 2、两头抓,生产抓高科技发展和走出去,消费抓兜底和普惠型基础福利,每年有财政支出30万亿,人均达2万,有能力给老幼每月发200元生活补贴; 3、开启农村土地改革,试点新农村开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提高农产品进口关税,减少农产品进口,将农村老农养老金提高到每月300元,失地老农提高到每月600元 4、珠三角、长三角开始开网,国际网络互联互通,网络公司走出去,像美国一样成为国际性公司 5、沿海特区试点教改,大学生已经这么多了,各省教育模式可以百花齐放,培育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6、试点医改等等,医疗要有竞争,公立兜底,有条件的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繁荣医疗和养老产业市场 7、几百万亿国资,七十多年了,该给每个人分一点限售股,允许65岁以上解禁限售股,合情合理合法,立马提升国内外公信力! 但凡我们能做好这些基本常识和底线,就能万丈高楼平地起!不尽快改变就会千疮百孔,漏洞百出! 最稳健的投资,当然争着买 能不能用点通俗易懂的话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