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跨省放贷“碰石头”:法院判定借款合同无效 获取利息违法
“ 南京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业务猛增,通过网络发放的消费贷款占比达到了一半,而有些是跨地域放贷,被法院判定获取利息的行为违法,借款合同无效。”干贷款中介的今年实在太难了。年初,苏州电销贷款中介巨头“中企企祥”被警方“一锅端”;今年有多名银行员工因为在与贷款中介合作中收取好处被判刑;到了年底,金融监管总局又发文敲打各种不法贷款中介;12月份,有超30家银行发布声明,与贷款中介“划清界限”、“割袍断义”。说实话,干贷款中介这个行当有没有合法的不知道,但一定没有合规的。本来就是刀口舔血的行业,靠着银行这棵大树活着。而现在,内蒙古一个地方法院的判决,更是把这个行业的路又堵死了一半。这次出事的还是南京银行与国美小贷,说起来还都是持牌的正规金融机构。这几年,南京银行零售贷款业务猛增,其中大头都是来自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今年6月底,余额达到了1773.77亿,其中,通过网络发放的金融消费贷款到今年6月底有881.83亿,占了将近一半。
南京银行目前有17家分行,除了北京分行与上海分行,都是在江苏省内。根据2020年发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2021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应服务于当地客户,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通过网络发放的这880多亿金融消费贷款多少是在这些有分行的地方发放的,又有多少是跨区域开展的,南京银行没有公布。2019年7月,有内蒙古牙克石市居民孙某和黄某通过“国美易卡”APP,申请了小额贷款,年利率8%,如果逾期不还,罚息利率以约定利率为基础上浮125%,期限都是一年。放款的涉及到了三家企业:南京银行、国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中吉财富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真正出钱的是南京银行,中吉财富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贷款提供担保,国美小贷为中吉财富提供反担保。当然,最后孙某和黄某的钱都没按期归还,中吉财富作为担保方把钱还给了南京银行,国美小贷作为反担保方又把钱给了中吉财富。2023年12月,国美小贷就把这两人的债权都转给了山东卓鼎资产清算有限公司。本以为捡了个便宜的山东卓鼎资产清算有限公司今年初就在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法院把孙某和黄某起诉了,要求归还本金与利息。但是法院认为,南京银行的营业执照及金融许可证上均无批准其可开展互联网络贷款业务,即使南京银行可以开展网络贷款业务,其未经审核批准跨注册地辖区进行网络贷款获取利益的行为也违反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的规定,违反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第五条的规定,因此,南京银行获取利息的行为违法,与孙某和黄某签订的借款协议无效。因此,孙某和黄某只需要归还本金就可以了。
银行与各种贷款中介合作开展网络贷款业务其实早已有之,前几年做的风生水做得当属天津银行与渤海银行。2016年天津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仅有102亿,2019年猛增到了917亿。不过2020年《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天津银行开始压缩这块业务,去年底已经降到了485亿。2021年天津银行一份评级报告显示,联合贷款占比达到了9成,合作机构主要包括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渤海银行2017年个人消费贷款只有88亿,2020年猛增到了1127亿,不过此后也开始压缩这款业务,去年底已经降到了760亿。当时渤海银行的合作方包括蚂蚁金服、腾讯金融、度小满金融、360金融、小米金融、乐信、51信用卡等数十家平台。南京银行其实起步晚于天津银行与渤海银行,2017年大零售战略规划全面落地,组建网络金融部,2018年个人消费贷款从300亿增长到了573亿,从2017年到2023年都是双位数增长。这里面,通过网络发放的金融消费贷款占比也逐年提高,2023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736.78亿,网络消费贷款887.41亿,占比为51.1%。这两年,南京银行没有披露网络消费贷款不良率,2021年为0.96%,2020年为1.06%。
扫描关注
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转载请注明出处。 那所有网贷背后的金主都躲在厕所墙角瑟瑟发抖了! 毛主席当年不允许高利贷利滚利剥削人民。 铁血一点啊,以前都是诛三族,现在人都不杀了,地球不是原来那个地球了吗? 最好本金都不还 感谢!胜读十年书!年关将至,如此提醒,不胜感激[加油] 干的漂亮 网贷真是害人,这个东西不知道是谁搞出来的。 百分之八利息在网贷平台算是良心公司了[捂脸] 天,必须保存好这篇新闻,南京银行就是专门和网贷高利贷平台合作的放贷银行,上一次就看见有金融新闻报道过了!真的是看看吧!网贷高利贷催收为什么这么猖狂背后都是全国各地方银行合作的!支付宝的借呗就是每个地方不同小银行一起放贷的